主页 > 美文范文 > 正文

护士长日记

2025-08-10 00:10:33 点击:0
护士长日记

护士长日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士长日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护士长日记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硬件;维护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配备了计算机机房,如何管理好机房,更好地服务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成为每名机房管理教师思考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对于这个每节信息技术课都要使用的教学阵地,在设备管理、日常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硬件角度出发,与大家分享一下计算机硬件日常维护的基本常识。

一、计算机硬件维护的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维护原则。正确的维护计算机硬件的原则应该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而不是等计算机出现硬件故障之后才开始维护。为了使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有较好的稳定度且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用户在日常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也只有这样,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才能够越来越便捷。硬件之于计算机就如同人类器官之于身体,所以要适时、适当地对其进行必要保养,而不要等生病之后再诊治,等到出现问题之后再进行处理就会非常麻烦。

2.环境清洁,检测具体的维护原则。据统计,计算机在18摄氏度~30摄氏度之间工作时,其使用寿命最长,因此要对计算机的工作环境进行必要的控制,过高的工作环境温度会使硬件老化的速度加快,而过低的工作环境的温度也会对硬件产生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计算机工作环境的温度,必须要将其置于空气流通之处,除此之外,还应该严禁将计算机放在阳光能直射到的地方。计算机工作环境的湿度最好要控制在40%~70%之间,过于潮湿的工作环境会锈蚀或者损坏主板上的一些电子元件,从而引起短路;过于干燥的工作环境则很容易导致静电的产生,在有静电存在的情况下极有可能使计算机无法开机。

二、计算机内接设备的日常维护

1.CPU的维护。CPU之于电脑就如同心脏之于人体,电脑一旦启动它就开始不停地运转,因此对它的保养十分重要,而在CPU的保养中散热又是最重要的。即便在风扇的保护下,CPU的温度也将随耗用电流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较高的温度将会使CPU内部线路发生电子迁移,最终导致电脑死机,甚至缩短CPU的使用寿命。高电压容易使CPU烧毁,所以计算机一定要配备一个质量好的散热风扇。散热片的底层越厚越好,因为这样有利于储存热量,从而使风扇能主动散热。灰尘在CPU上积累容易造成其内部电路的短路,从而使CPU烧毁。在使用硅脂时要将其薄薄地涂在CPU表面内核上,过量的硅脂有可能会渗到CPU插槽和表面,最终造成CPU的毁坏。

2.主板的维护。目前的电脑使用的主板多数是四层板或六层板,所使用的布线和元件也都非常精密,积累在主板上的灰尘会慢慢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吸水后的灰尘将呈现一定的导电性,可能会连接主板上不同的信号或者阻断主板上的电容、电阻,致使信号传输出现错误或者工作点发生变化而导致主机不工作或工作不稳定。我们在实际操作电脑的过程中常常遇到的主机频繁重启、死机、开机报警、找不到键盘鼠标等情况大多数是由于主板上积累了大量灰尘而导致的,这时也许只要打扫机箱内的灰尘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些问题。

3.电源及硬盘的维护。用户在安装计算机时必须要保证其电源的牢固,每一个接口也必须要插紧,否则一旦电源发生漏电就必定会损坏计算机内部其他部件。在选购电源时,用户不能贪图便宜,一定要选择质量好、大品牌的电源,这样才能够确保电源为计算机提供稳定、持续的电流。

计算机运行时,其硬盘也具有很高的转速,使用过程中常常会有或多或少的震动,因此也必须要对硬盘进行维护。用户应该保证硬盘使用环境的清洁干燥,搬动主机之前应先让硬盘停止工作。此外,还应该及时将计算机中的垃圾文件清除干净等。

三、计算机外接设备的维护

1.显示器的维护。显示器是显示计算机内容的媒介,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我们也要做好其维护工作。显示器的屏幕时时刻刻都在经受各种杂质或者灰尘的影响,灰尘的覆盖将大大降低其显示效果,从而对于用户的视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对计算机显示器进行定期除尘维护。除尘过程中也需要使用专业的显示器屏幕清理工具,不可使用水或酒精进行直接擦拭,这是因为酒精会腐蚀显示器屏幕,而水对除尘并没有较明显的效果。

2.光驱的维护。光驱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如果不及时进行清理,其中积累的灰尘会使光驱的激光头出现故障,致使光驱不能读取光盘或者使读取速度降低,所以计算机硬件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中也要注意光驱的保养与清洁。一般而言,可以利用蘸酒精的棉签擦拭光驱,擦拭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不要将酒精洒在激光头上。

3.鼠标和键盘的维护。键盘和鼠标是计算机外接设备中比较常见的,其使用频率通常是最高的,因此它们也比一般的硬件设备更容易发生故障。但是在众多的硬件设备中键盘鼠标的成本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低,所以用户在维护时一般采取拆卸清洗的方法即可。

计算机使用越来越普遍,其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在应用过程中,为了确保计算机稳定可靠的运行,用户不仅要对软件系统的使用熟练掌握,而且还要能在计算机发生故障的时候及时、准确地对故障事件诊断和定位,以便使计算机的服务质量更高。因此,硬件维护技术便理所当然地成了计算机维护的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护士长日记范文第2篇

(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门诊换药室 上海201499)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15)07-0157-02

前 言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指经外周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反复的输液治疗,其中化疗药物及静脉营养药物均具有强烈的血管刺激性,不但会造成静脉炎,一旦渗漏还会造成皮下组织的坏死溃疡,影响肢体功能, 增加病人痛苦。因此,建立一条好的中心静脉通路,可以大大减少患者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证化疗过程的顺利进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为输液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因其操作简单、安全、留置时间长,而被称为“患者的生命线”。

1维护注意事项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操作简捷、使用安全、维护简单、便于长期留置(可留6-12个月),是一种可由护士操作的中心静脉置管术,出院时可带回家,既减少了频繁穿刺的痛苦又满足了间歇性治疗需要而在临床广泛应用,总结我院门诊换药室280例PICC置管患者资料,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1 临床资料

我院门诊换药室2014年至2015年收治共280例PICC置管患者,其中男120例,女160例,年龄在35-93岁之间,全部是来自不同医院的放疗前行多程TPF诱导化疗及同期放化疗需长期静脉给药的病人。

1.2 换药操作的注意事项

1.2.1 应以导管穿刺口为中心,自下而上将贴膜从四周朝中心处剥离,这样既可避免导致穿刺口处皮肤的破损,又可防止里面导管被带出。

1.2.2 必须使用规格10ml以上的注射器冲管,以免针管压力过大,把导管冲破。

1.2.3 酒精可损坏导管材料(增加导管脆性),用酒精消毒时不要碰导管,也应避开穿刺点,以免引起化学性静脉炎。

1.2.4 在日常冲洗导管时,无需每次回抽检验回血,多次检验回血会加快并导致导管内壁血凝的堆积,最终引起导管堵塞。

1.2.5 更换肝素帽时,应排尽帽内残留的空气 ,再接管道,方法:20ml盐水注射器接头皮针,头皮针接肝素帽,针头斜面的高度应低于肝素帽,使帽内充满盐水,消毒导管的螺纹口后迅速连接,在收治280例患者中,我们用上述方法排尽肝素帽内的空气,未发生过空气进入管道现象。

2置管后的日常生活指导

2.1注意置管侧衣袖不宜过紧 ,可沿置管静脉走向涂抹百多邦软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2 适当进行穿刺侧手臂活动,如握拳活动等,增加血液循环。

2.3 可以淋浴,不可盆浴和泡澡,但淋浴前需用保鲜膜将置管处皮肤重叠缠绕2-3圈,上下边缘多缠3-5cm,再在保鲜膜外缠上毛巾,以保持置管处干燥不潮湿,注意保鲜膜应松紧适度。淋浴时需将置管手臂外展90o角,以避免被水浸湿,淋浴后检查敷料有无浸湿,以便及时来院更换。

2.4 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侧肢体;更衣时,避免牵拉导管,穿衣时先穿置管侧衣袖,再穿健侧衣袖,脱衣时,先脱健侧衣袖,后脱置管侧衣袖,肘部关节避免剧烈运动。

2.5 穿刺部位保持清洁干燥。

3并发症的处理

3.1接触性皮炎:最常见现象,局部常规消毒后可涂百多邦或皮炎平,待干后贴上贴膜,对透明贴膜过敏引起严重皮疹者,可暂时用纱布加网套或弹力绷带缠绕固定,每天换药。症状好转后选用高通透性贴膜。

3.2穿刺点出血:穿刺口放一无菌纱布以吸收渗血,并嘱患者指压穿刺点上方10-20分钟,或加压包扎,次日更换敷料。

3.3堵塞:在排除导管是否打折、扭曲、等外部因素后,不完全堵管的可用0.9%盐水反复抽吸或冲洗管道,完全堵塞的则可用10-100单位/ML的肝素钠10毫升注射器边抽吸边推注,反复数次,见回血后抽3~5毫升弃掉,不可推入血管。我科门诊有两例堵塞,经上述处理后导管畅通。

4结果

280例PICC置管患者经我科护士专业定期维护,及时有效处理并发症,延长了导管使用时间,改善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护士长日记范文第3篇

关健词:联合收割机 操作方法 故障排除 日常保养

一、正确操作方法

规范性的操作可减少故障发生并提高效率,以下几点操作方法如下:

1、无载荷启动发动机,低转速结合离合器,板动操纵阀使联合收割机减速,将收割台降至正常割茬高度加大油门发动机达额定转速时入区收割。

2、机器运行50到100米后停车检查作业质量,做必要调整至达到要求可正常投入工作。

3、要始终用大油门作业,若减小油门速度降低会使收割台堵塞并降低作业质量,作业后禁止立即关机。

4、作业时可用操纵阀和换档来变速,若越过障碍物时要及时调整割台高度。

二、联合收割机的维护保养

1、日常技术保养

日常技术保养分为班前、班中和班后保养。班前与班中保养是检查和必要的调整;班后保养是保证机器的良好的技术状态,为新一天的工作做准备。

班后保养是一天的收割作业结束后,对各工作部件进行一次全面的保养:

(1)机器上各工作部件上的颖壳、碎草禾衣、泥土等附着物要进行清理。

(2)检查各工作部件的紧固情况,各轴承位的正常位置,对松动件应加以紧固,对已严重磨损的三角带和链节要进行更换。

(3)要仔细的检查操纵杆操纵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对刹车和左右制动状态进行鉴定,并检查和确认液压升降系统进行油箱油位,管路的渗漏情况、密封情况。

(4)空气滤清器的保护网和滤芯进行清理,必要时要清洗,等干后浸机油装回。

(5)检查变速箱、燃油泵并及时添加机油,燃油箱盖通气孔要疏通,燃油滤清器要进行清洗。

(6)全面按点加注油。

2、季节性技术保养

夏、秋每年两个收割期结束后,要对联合收割机进行人库前进行季节性保养

(1)机器上的泥、草、尘等附着物要彻底清除,排净水平和垂直搅龙、粮箱及中间输送装置上下交接口处的残留籽粒。

(2)要放松全部传送带、链及弹簧、履带张紧放松并对链、弹簧加油封好,用肥皂水清洗皮带后,擦干存放。

(3)清洗各滤清器与散热器片。检查变速箱机油,液压油箱,看情况进行更换。

(4)行走离合器及主离合器摩擦片、分离轴承进行检查,看情况进行调整与更换。

(5)对各球面轴承可拆下轴承,在外圆小孔处加注脂。

(6)蓄电池电源线要拆除并倒出电池液,同时用蒸馏水反复冲洗电瓶与锌片,干后,封口。

(7)清洗干净的切割器、链轮全部要涂上防锈油防止锈蚀。

(8)检查各工作部件的零部件的损坏情况要检查并看情况进行修理或更换。

(9)各运动所有部件要进行充分的。

三、联合收割机的调整

通常联合收割机的调整、使用及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首先要看拨禾轮的前后和高低调整是否适当,转动的灵活性,分禾器是否变形,安装的牢固性。

(2)要检查和调整切割间隙,必免切割器刀片变形与磨损,以保证切割器工作时安全可靠。

(3)检查调整传动系统,仔细调整输送链的松紧度,不可过紧与过松。

(4)粮箱内搅龙上方的调整板要适当调整,保持适当的卸粮速度,必免损坏搅龙等部件。

(5)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要清洗,确保机具备部件的正常运转。

(6)机具作业时,不可采用踏下离合器的方式来控制车速;齿轮箱内必须保持适当的油面高度;应保证轮胎气压符合标准。

(7)驾驶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在作业时提前发出信号,保养与调整需在作业后进行,以确保安全,杜绝非驾驶入员操作。

(8)机具作业和行走时的坡度要小于20°,必免斜坡上停车,不可带拉其他机具,也不能装运货物。

(9)作业后,把变速杆放回空挡,将作业离合器分离,把割台放至地面。

四、常见故障排除

常见联合收割机故障有喂入不均匀、输送槽堵塞、脱粒滚筒堵塞、脱粒不净、田间失粒多、精选损失大等故障。

1、喂入不均匀

在弹齿不碰割刀的前提下,拔禾轮应尽量后移;修复割台喂人搅龙叶片,使其高度恢复至正常值;喂入链与伸缩齿尖的距离保持在10-15厘米;割台喂入搅龙安全离合器的弹簧长度应合适,当喂入阻力过大时能及时分离。

2、输送槽堵塞

清理堵塞物,张紧传动带。当确认皮带磨损而造成传递动力不够时,要马上更换。如麦秆过潮,减少割幅宽度或待麦秆干后收割。

3、脱粒滚筒堵塞

张紧传动带;控制割台喂入量;用大中油门工;选择成熟干燥作物收割或提高割茬。

4、脱粒不净

控制前进速度,好麦田块的割幅控制在2/3以内;调整脱粒机脱粒间隙,磨损严重的零件应及时更换;张紧动力机连动脱粒部件的轮带。

5、田间失粒多

选择成熟适当的田块收获;缩小脱粒瓦筛间隙,上筛开度保持不大于2/3,下筛开度一般不小于1/3;脱粒机到地头应迅速升起割台,大油门送脱槽内剩余麦子。一般田间标准失粒保持在5%左右。

6、破碎率过大

先调大割台的脱粒间隙,并注意间隙是否一致,局部地方间隙是否过小。调大间隙后,如仍不能解决上述问题,再考虑降低滚筒转速。经此调整,还不能改变上述情况,则可用降低行走速度来解决。因为行走速度太快时,过多的作物喂入也可引起上述情况的出现。

7、精选损失大

调大筛孔,减小风量。此时脱粒时茎秆脱的太碎,使筛子负荷加大,也会造成精选损失增加,如调筛孔和风量仍不能解决问题,应在保证脱净前提下调大割台的脱粒间隙,减少碎茎秆后,再进行其它调整。

护士长日记范文第4篇

关键词:老龄化;高龄化;长期护理保险

本项研究为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2014年度项目:“河北省人口老龄化下养老服务供给模式优化研究――基于福利多元主义视角”(课题立项编号:SZ141026)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1日

一、日以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长期护理的目的在于“保证那些不具备完全自我照料能力的人能继续得到其个人喜欢的以及较高的生活质量,获得最大可能的独立程度、自主、参与、个人满足及人格尊严”。欧美日等国家设立该项制度就是为持续的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提供医护服务,满足其生活不能自理的需求。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及高龄化老年人口长期护理需求的日渐增长,欧美等国家先后颁布了相关长期护理保险法案,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美国、法国先后于20世纪70、80年代设立了长期护理商业保险;荷兰于1968年颁布了长期护理社会保险法,以色列在1988年、德国1995年、卢森堡1998年、日本2000年、韩国2008年都先后颁布了社会化的长期护理保险法案,建立了长期护理社会保险制度。

二、日以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运行特征比较

在建立护理保险制度的国家,根据实施主体的不同存在两种运作模式:一是由政府作为管理主体,采用强制保险方式,属于社会保险范畴,以德国、日本和以色列为代表;二是由商业保险公司作为经营主体采用自愿保险方式,属于商业保险范畴,以美国为代表。下面就日本、以色列的社会保险类型的护理保险制度的运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1、资金来源。日本的护理保险制度采用多方筹资的方式,被保险者缴纳50%的保险费,另外公费负担50%。公费中,中央政府占25%,都道府县和市町村各占12.5%。保险费中,33%来自于40~64岁的人员,17%来自65岁以上的人员。

以色列于1988年开始实施《长期护理保险法》,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以家庭护理保险为主的社会化护理保险制度的国家。以色列法律曾规定,雇主和雇员每月各缴纳工资的0.1%作为护理保险基金。但是,政府出于减轻雇主负担和降低劳动成本的考虑,目前雇主缴费率有所下降,不足0.1%的部分由政府补偿。

2、长期护理保险对象。日本实施长期护理保险的主体是市町村和特别区,被保险者是在该市町村有住所的40岁以上的全体国民,其中65岁及以上的国民为第一号保险者,40~64岁的医疗保险加入者为第二号保险者。第一号保险者待遇享受权利随护理需求的产生而自动产生;而第二号保险者的护理需求则限制在痴呆、脑血管等15种疾病范围之内。

以色列女性60岁、男性65岁开始享受护理保险服务。护理服务主要针对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的老年人。高收入的老年人并不能享受政府所举办的护理保险服务,只能选择私人护理保险公司提供的服务。

3、长期护理保险的待遇。日本护理保险预算依据护理等级而定,每月保险费支出“要支援”为6万日元左右、“要护理1”为17万日元左右、“要护理2”为20万日元左右、“要护理3”为26万日元左右、“要护理4”为31万日元左右、“要护理5”为35万日元左右。这些费用中,90%来自护理保险基金,10%则由被护理人员自付。如果利用设施服务,还需要另外支付伙食费和日常生活费,个人支出的月额上限为37,200日元。

以色列长期护理保险数额取决于护理依赖程度,大部分依赖者为全国平均工资的25%,完全依赖者为37.5%。一般情况下,长期护理费直接支付给提供护理服务的组织机构,而非个人。只有在护理服务无法获得或由其家庭实施护理时,被护理人才可以得到上述金额的80%。残疾人的护理补贴因对护理人的依赖程度不同数额分为3个等级,即相当于全部残疾人单人养恤金的50%、100%和150%,对家庭妇女则为30%、60%和90%。

4、护理保险服务的提供。日本长期护理服务分为两种护理类型:一是居家护理;二是专门机构护理。居家护理是上门为老人提供护理,居家护理的老年人多数属于“要护理1”,其主要护理内容为:每周进行1次访问护理、1次访问看护、1次设施康复训练;专门机构护理是老人入住特定的机构接受护理服务。专门机构有“老人护理保健机构”、“护理疗养型医疗机构”等,在专门机构养老的老人可享受6个不同等级的护理服务,即“要支援”、“要护理1”“、要护理2”、“要护理3”、“要护理4”、“要护理5”。每一护理等级都有具体的护理费用规定。

以色列的护理保险服务采取“半市场化”方式运作,既有政府组织,也有非政府组织,后者包括自愿的非营利性组织和营利性组织。法律给予享受服务的种类以优先权,如给老年人的个人护理和家务提供直接服务。如果享受不到这些服务,可以津贴的形式代替。家庭护理服务倾向于那些完全或部分靠别人帮助才能完成日常生活的体弱老年人。专门护理倾向于减轻家庭护理的负担,诸如老年人洗澡、穿衣、营养和在家移动,以及对老年人可能遇到潜在危险的保护。

三、日以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运行效果

由于中国目前还没有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因此其实际运行效果和实证研究主要来自国外,国内研究主要停留在规范研究层面,实证研究比较少。总体来看,其运行效果主要为该制度的利与弊两方面。该制度运行弊端主要是道德风险问题和成本较高。Richard Wager和William Crelman(2004)从道德风险的角度分析了长期护理保险中的一些固有缺陷,认为长期护理机构本质上仍然是商业盈利性质,其追逐利润的本质将忽视被护理者的利益,而且其护理水平未必能够达到医学上的标准。此外,被护理者家属与护理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存在,导致护理机构可以对对方进行欺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Christopher M Murtaugh、Brenda C.Spillman和Mark J.Warshawsky(2001)对美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有效地将年金与长期护理保险两种产品糅合到一起开发一种新型保障产品,该种产品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

该制度运行利好主要是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和增加了就业岗位。在日本该制度实施不到一年,护理保险在日本社会就获得了85%的民众支持率。由于被保险人都不同程度的承担了缴费义务,从而减轻了需护者及其亲属的经济负担,也提高了需护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日本中央财政节省资金达4万亿日元,老年人从普遍性的住院护理转移到社区和家庭护理,减少了新建福利设施的费用。另据日本有关资料统计,仅在2000年财政收入中有4.2亿日元就来自护理产业,并对日本以5%速度上升的失业率起到了缓解作用。

四、对我国的启示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本质上是一种面向社会尤其是老年人医护需求的服务,欧美日等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性质的供给模式,不论是商业保险性质的还是社会保险性质的都取得了一定利好的社会效果,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应对老龄化的一个积极的举措,中国应该考虑开设该项制度;但是中国是采取商业保险,还是社会保险,还是先商险后社险,笔者认为走社会保险的路线,主要原因是中国社会老龄化具有明显的未富先老的特点,加之年老人的护理依赖具有广发性的特点,因此走社会保险模式比较适合当前中国的情况。但是,由于医药费具有刚性上涨的特点,单靠社会保险难以做到资金的可持续性,因此建议将社会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按照一定比例划入商业保险领域,并通过竞标的方式交由资质优良的商业保险公司运作,通过这种模式设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1]戴卫东.国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分析、评价及启示[J].人口与发展,2011.17.5.

[2]程永主编.21世纪的朝阳产业――老龄产业.北京:华龄出版社,2001.

[3]刘燕斌,赵永生.德日美以四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架比较[J].中国医疗保险,2011.5.6.

护士长日记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TP3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4-0000-00

互联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与互联网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比如说我国的计算机教育,信息技术等。计算机教育现在已在各大高校普及,成为了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现在高校不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实践,所以学生的上机练习成为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计算机实验室承担着比较重要的教学任务,然而计算机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所以对机房的计算机进行科学的安装、管理与维护,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将如何使实验室内计算机安全、正常、可靠的运行,根据本人的实践经验做相关介绍。

1、我院计算机基础实验的基本情况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信工院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目前拥472台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分别放置在六个专门的计算机机房中进行集中管理。本实验室承担了全校学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实验、计算机基础语言实验(VFP、VB、VC等)、信工院计算机专业课程实验、其它院系计算计实验室不能承担的专业实验课程以及固定每年春、秋各两次的全国和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外语小语种等级考试等。同时基础计算机实验室还全天为学生开放,学生可以自由上网。实验室的全天开放,为学生自由上机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解决了同学们为争抢计算机而产生的矛盾问题。但是实验室的全天开放又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增加了计算机出现故障的频率。导致计算机出现故障的原因包括以下操作:“同学们的游戏光盘、U盘、收发电子邮件等(不排除有人对计算机系统的故意、恶意攻击)”这些操作随时会给实验室内计算机带来病毒,使系统瘫痪。计算机实验室的电脑软件都是按照各科老师要求安装的,必须得保证软件的正常运行。在任何情况下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是机房管理人员的必要工作。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对计算机必须采取有效、高效、科学的管理。如何进行此项工作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的。

2、计算机软件维护

软件维护就是使操作系统的稳定和各种教学软件的正常使用。

2.1软件的规划和安装调试

在进行软件的安装与调试之前通过“计算机教学环境需求调查表”搜集各授课教师对所授实验课需要的软件和系统环境,接下来就是机房人员结合机房现有的资源和老师对计算机的要求配置计算机。最后经过多次的调试,使其性能最优。

2.2利用ghost备份c盘数据

若要实现复制整个盘的内容或将整个盘的内容复制为映像文件,“克隆(GHOST)”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他能帮你实现此功能,他是一个非常实用的硬盘对拷工具。

克隆就是将文件和数据复制一份保存起来,这个克隆工具就是将系统盘Ghost作为一个备份文件保存起来,当原文件出现问题或者被病毒攻击等导致文件损坏,此时备份文件就起作用了。

具体的系统备份操作步骤是:执行Ghost软件---选择local一>Partition一>To Image---选择源盘和需备份的分区---选择保存的路径及映像文件名---按照提示做一些选择---等待备份指示条完成----Ghost备份成功。

恢复过程是:选择local一>Partition一>Form Image---选择备份所在的盘符、路径和文件名----选择系统欲恢复的分区----恢复成功。

Ghost软件优点是:软件拷贝所需要时间短并且速度快,最大限度地减少安装软件所花费的时间。

Ghost备份的不足:存放在硬盘上有一定的不安全性。有可能导致在使用Ghost备份时出现错误,最终导致不能正常恢复文件和数据。Ghost备份时出现错误的原因有:“对硬盘的反复读写、反复删除、进行碎片整理”等。若要使系统恢复更加快捷有效,用光盘保存是最有效的,只需将将Ghost备份用刻录机刻录下来即可。

2.3利用还原卡提高机房维护效率

为了提高维护效率,减少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可以在维护过程使用一些技术,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种叫做还原卡的技术。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机房除了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时常用于各类计算机考试,这就要求设备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并且不出现故障。但是由于设备老化、长时间工作,会导致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除此之外就是一些专业实验课需要安装很多专门的软件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这时常会出现安装软件和系统的问题。如果这时仍然采用常规的维护方式,必然导致维护工作量成倍提高。还原卡技术是一种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保护系统和硬盘免遭受外界破坏的技术,它不但可以有效防止病毒的侵害,还能可靠降低因用户的错误操作而对系统产生的破坏。另外它还提供同时安装和更新整个机房系统的功能,而不需要管理人员一台一台的处理。

还原卡提供强大的数据还原功能,用户只需要方便设置自己要保护的硬盘分区,那么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要重启计算机,系统就会默认还原到用户设置的时间节点上,并且用户可以自行选择还原方式。

还原卡提供给用户选择的还原方式:重启后系统自动还原和设定一定的时间还原。通过这两种方式的灵活使用就可以实现对机房系统全面的保护,同时方便学生安装自己需要的软件和储存文件。具体方法为:首先,管理员根据用途将硬盘分为几个区,比如我们把硬盘分为C、D、E三个区。然后,在C区上安装系统软件和一些常用的软件,D、E盘可以对学生开放,可用于存储学生文件等。最后,将C盘的还原方式设置为重启系统就自动还原,而将D、E盘的还原方式设置为定时系统还原。通过这样操作,C盘上数据在每次重启之后都会被还原,D、E盘则不会,所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D、E盘上进行新建、修改、删除相关文件的操作而不用担心因重起计算机而丢失自己储存的文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还原卡除了具有上述功能外,它还具有强大的网络复制功能,通过这项技术机房安装系统和相关软件时不再需要管理员一台一台逐次安装,而是可以在一台电脑上完成所有电脑的操作,这就大大的减少了工作,使管理员的工作更加轻松。操作步骤:第一步,在机房中任意挑选一台电脑做母机,并在其上安装相应的系统、软件。第二步,将母机和其他电脑通过内部的局域网连接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利用还原卡的网络拷贝功能将母机上的操作系统等相关内容发送到连接在局域网中的机房的其他电脑之上,并完成复制,复制速度也是相当迅速,因为这个过程可以只会复制那些不同的内容,相同的内容则不会被复制这就减少的传送量提高速度。

除此之外,机房内的所有电脑都可以通过一台母机的还原卡设置其IP。通过这一技术的运用,机房原先大量的维护工作,现在就只需要对这一台母机进行相关维护,所以这就大大减小了管理员的工作量,提高效率,对于大型的机房拥有还原卡技术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通过机房管理软件的使用提高机房维护效率

安装机房管理软件实现机房现代化管理之后,只要学生拥有一张校园卡就可以实现自主上机和下机。

(1)进入机房时要求学生必须刷卡。

一旦学生在机房的刷卡终端刷卡,数据就会马上传输到校园卡控制中心,系统会自动分配机房和机位号给学生,学生只有根据系统分配的座位号对号入座输入自己的学号才能进入机房上课或自由上机;通过管理系统可以清楚地显示当前机房电脑的使用情况,哪些机器已经有同学使用,哪些还没有同学使用可以让其他同学使用。所以说,当进入机房时首先弄清现在是否有空闲电脑,若有学生可以通过刷校园卡进入机房到指定的位置上机;若无则无法实现上机。当学生输入自己的学号以及对应的密码时,系统会自动保存其上机的相关信息。

(2)在下机时通过刷卡收费。当学生在电脑上完成下机操作并完成关机后,通过在刷卡终端刷卡,这时系统就根据之前记录的上机时间和设定费率进行收费,收费的相关信息将在电脑上显示以方便学生本人核对。同时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免费上机,也可以方便调整上机费率。

(3)对学生机进行必要的监控,并可以实现自动关机。系统可以方便监控机房中任意一台电脑的使用情况,如果发现异常情况管理员可以通过服务器操作关闭机房内的某一台可疑电脑。

2.5通过多媒体电子教学软件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多媒体教学软件是一款先进的教学软件,集电子教室的同步教学、控制、管理、音视频广播、网络考试等功能于一体,不仅能实现所有传统课堂教学的功能,而且众多新增的电子教学的功能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机房电脑硬件维护

机房的维护除了软件维护当然还有对其硬件的维护,再好的软件没有硬件的支持同样不能使用,所以说硬件维护对于机房电脑的正常运转相当重要。硬件维护中经常使用到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替换法和插拔法等这几种。为了保证机房电脑正常工作以下几种措施不可少:第一,为了防止电脑因为长期没有使用而有可能导致的潮湿氧化,所以在每一次长假结束之前,机房管理员应当对机箱进行除尘操作,检查内存等有无异常;第二,仔细检查机房内电脑的散热风扇是否正常工作,若失效必须进行维修否则不允许开机;第三, CMOS密码的保存,系统时间是否正常,要及时更换CMOS电池保护系统设置。第四,对实验室网络定期进行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机房安全管理

4.1用电安全

机房设备众多,用电功率较大,加之线路十分复杂,所以机房的电源这一块需要有专人进行负责。国内外有许多因为用电不慎而引发的灾难,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造成人员伤亡,而作为学校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应当定期对学生和管理员进行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用电意识,防治结合,预防为主,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下机时随手关闭电源。

4.2设备安全

设备安全主要就是指计算机和其他相关的一些配套设备的安全,机房应当具有足够的防盗能力,管理员应当有足够的防盗意识。在平时机房对学生开放时,要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防止一部分学生有心或无心所造成的设备损坏或遗失。管理员应当加强电脑设备安全管理,经常巡视并及时制止不正当的操作保护机房设备不受损坏,以确保其正常运转。实验结束应及时检查实验室发现问题利用机房管理软件准确找到该机器的使用人,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4.3人员安全

机房管理员不仅要注意财产安全,最重要的是要将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上机前检查机房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确保学生的安全。如有紧急情况,应当及时通知学生,并做好相关的后续处理措施。

5、结语